Tuesday, September 05, 2006

回應 Mason 對"烈火論壇上的建議" 的回應

肉丸子對於教學法不同沒有什麼意見. Mason 有自己教學的腳步以及方式, 那很好. 尤其若是從心理學為出發點, 那是非常好的. 這些都不是什麼問題. 所以不會有教學法的爭執.

在 烈火的論壇裡面, 某些 Mason 的建議, 在技術面上, 有些問題. Mason 在他的部落格中, 回應了肉丸子對於他的建議的挑剔. 因為他的回應滿長的, 肉丸子只會回應比較技術面的東西以及一些相關的回應. (粗體字是 從Mason的部落格copy過來的)


肉 丸子同意這個觀察, 但是這個解決方法就有點十分的... 不清不楚. 實際上站長在這裡有三個不同的問題, 跟操作複雜以及有沒有開放的想像力沒有太大的關係. 基本上是按弦離弦的方式錯誤, 更精確的來說是左手按弦離弦使用的關節使用錯誤. 另一個是左手的型有點偏差, 旋轉的角度讓所有的手指離弦太遠, 這對於小指特別的不利, 因為一般小指就已經比其他手指短. 最後是離弦的距離的訓練. 具肉丸子所知, 至少100多年前的賽夫西克就有一套系統做這種訓練. 陳藍谷教授的著作也有提到相關的資訊.

關 於開放的想像力指的是學習小提琴和演奏小提琴的前提,並不是針對這個技巧。我認為只要把小指抬到弦上,左手的手型角度自然就會調整成正確的樣子,因為不變 成正確的樣子,小指就無法放在弦上,各位可以試試看,也許有些例外是我沒有發現的情況,可以提醒我,我在這裡是點出一個方向,利用有系統的練習方法會更 好。

阿, 有關於想像力那一段肉丸子誤會了. 不好意思.

把小指放在離弦近的地方, 確實會解決一部分的問題. 不過是應該擺在哪裡呢? :) Mason 後來的回應是在弦上. 對於技術性上的回應, 不夠清楚.

其他的問題仍然存在. 原來的回應過於簡單, 模糊, 不精確. 對於練習法沒有敘述. 後來的仍然是沒有系統.


這 幾乎是完全不對的. 基本上不同的弓法需要不同的力量. 比方說, 在弓根的地方拉慢速的跳弓, 因為大部分的動作是由手指運動來完成, 用"摸"的力量根本做不到. 握弓的基本是要平衡, 手指有彈性以及靈活度, 而感覺上是用足夠的力量抓著弓, 但不可以用過多的力量.


我 同意 真正的拿弓狀態手是需要隨時調整力氣,但是對於林醫師目前的拿弓方式,我認為很明顯小指用力頂著弓,無名指用力抓著弓,這是一種過度緊張的狀態,我認為需 先練習完全的放鬆,才能夠學習如何使用力氣,所以才說先用「摸」的方式拿著弓,所以直接告訴學生太複雜的用力情形,學生會無法吸收,需要一步一步來進行調 整。所以這裡的回答我指的是階段性的練習

教學法.


第一句是有問題的. 基本上葛拉米安在下弓換上弓的 "out" 以及上弓換下弓時的 "in" 幾乎都是手指動作. 運弓的直與否根手指運動很有關係. 若無法有效的抓到弓, 會有一些問題.

運弓的手指動作,主要是換上下弓時的動作,但是運弓的角度主要是控制在手腕上,我認為初學的學生會想要將弓抓緊是因為,覺得要將弓抓緊弓才不會拉歪,所以我才會做上面的解釋。


肉 丸子其實說的東西其實不是很新. 葛拉米安的 "小提琴演奏以及教學原則" 可以解釋的比肉丸子好的多了. 特別是手指運動跟手腕的關係. 用 "in" 跟 "out" 是一個例子, 因為這包括弓軌的控制, 手指握弓的力氣, 手指的運動, 以及手臂的運動. 手腕是被動的.


手 腕的運動應該是垂直, 這是正確的. 右手在握弓時往食指的方向側過去(slanting)這也是對的. 右手重心的在食指就有點問題. 現在的問題實際上是出在, 到底 Mason 握弓是老蘇俄派, 特點就是右手的食指接觸弓的地方是第三結 (由指尖算起), 還是一般現在比較常看到的, 是在第二結? 根據烈火站長的錄影, 他是第二指結觸碰弓. 而 Mason 對於此事無意見, 所以肉丸子大膽的假設他用的是現代一點的握弓法.

現在的運弓是建立在 '拉' 這個觀念. 右手像是有反方向的力道在阻撓, 要拉. 所以右手重心上下弓會稍稍有點不一樣.

看海菲茲或是柯剛的錄影對於這個話題一點用都沒有. 基本上是不一樣的握法.


因 為林醫師目前的狀況右手小指與無名指使用過多,所以我覺得可以利用矯枉過正的方式,先讓重心放在食指,這樣可以強迫不使用小指和無名指,等到習慣將重心放 在前面的地方,再改回重心放在中指並不會很困難。另外我認為弓桿先使用食指的第三結(老蘇俄派),會比較容易先將重心放在前面,所以可以參考海飛茲和柯崗 的影片。

握 弓不同, 運弓方法會有少許的不一樣. 像大拇指的位置以及彎曲度還有控制會不同. 並不是說哪種握弓法好, 而是不同的握弓法會有不同右手手指的動作. 也會影響右手的技術. 選擇合適或是最能掌控的就好. 但為了練習握弓運弓而使用不一樣的握法, 這有幫助嗎? 當然, 如果他決定就使用舊蘇俄派的握法, 就會有幫助.


李宗泰先生後來問說, 這是他自己練起來的, 沒有問自己的老師, 這樣是對的嗎. 肉丸子認為李先生應該去問老師, 因為這與個人的手型以及肌肉有關, 光是看錄影很不準. 就錄影上看來似乎有點用力過度. 但說不定李先生的左手是很放鬆的.

如果去看http://www.youtube.com/watch?v=yexrDPEfDRw
就會發現, 海菲茲不會縮小指頭. 但是他在下來要用小指的話, 小指會伸比較直, 準備要按下來的音. 但是如果不打算用的話,他手指會放鬆抬的比較高.


李宗泰先生的手指是還有點僵硬,但是手指伸直是一個必要的手型,我的意思是說,其實也有其他烈火鍾愛的朋友可以練得起來,並不是要拉得像海飛茲那麼好才可以學會的技巧,所以大家不要覺得是那麼困難,我是希望能鼓勵大家朝這個方向努力。

手 指伸直不是必要手型. 伸長但是微微的拱起才是. 肉丸子找到這個慢動作影片就是要講解這一點, 並且指出放鬆的手型. 但是因為不知道李先生手的實際狀況, 或許他看起來僵硬但是他很放鬆. 這要現場看才知道, 所以李先生最好去問他的老師. 曾經有人說柯剛拉琴很看起來很緊張, 但是聽起來不是這麼一回事. 我們知道如果他是真的"緊張" 他是不可能拉的那麼好. 光看是不準的.

肉丸子給影片是希望能傳達一些通用的原理. 像是海非茲的手型保持的很好, 有準備手指, 有在不需要用小指時放鬆的習慣. 而不是說, 看, 就是那樣, 學他. 就像海非茲自己說過的, 不要模仿我, 你不是我.


要把第四指壓低, 練巴哈無伴奏可能是最沒效率的方法. 在演奏快速音群, 換弦, 換把, 都要注意. 實際上應該是依照八度手型的概念為出發點來練習.

音 準就好像絲絲有兩種一樣, 最基本的音準也有兩種 (請注意基本兩個字). 一種是單線性旋律用的, 另一種是合弦用的, 像是三度六度雙音會特別明顯. 舉個例子, 巴哈無伴奏開頭的第一組音 G-D-B降-G, 要聽起來對, B降要比拉單音時高一點點. 這個大家可以去試試看. 各種音準有不同的練法.

不知道 Mason有沒有注意到, 巴哈無伴奏夏康舞曲那一段嚴格來說不是和絃 (chord), 而是屬於複曲調的(polyphonic)的音樂. (Polyphonic 的特點就是同時有幾個聲部同時進行)


我 認為只要練習同時按四指的合弦練習就可以幫助手型建立,練習八度音也是一種方式,因為前面好像有人提到巴哈的夏康舞曲,因此我很鼓勵大家能夠挑戰自己喜歡 的曲子,當練習有興趣的音樂的時候,我覺得學生會願意更主動的練習,雖然它可能有點過難,但是我相信在找合弦的過程中,手指是會有一些新的體會,所以我在 這裡注重的是手指的按弦經驗,音準方面可以不用這麼要求。我知道它是複曲調的音樂,我的重點是只要有4個指頭同時按弦的樂段就可以。

Mason說"巴 哈無伴奏是練習合弦和音準最好的練習之一", 但是又說先不管音準, 現在肉丸子不太確定到底是怎麼回事. 小提琴的技術在音準 (大部分). 或許是教學法的問題, 不過練習巴哈無伴奏仍然是一個沒有效率的方法, 原因已經說過了, 不再重複. 八度或是perfect 4th的練習不是肉丸子提出來的, 這種練法已經存在很久了.

Chords 也有 Chords 的練法.


肉丸子解決過類似的問題. 這有點複雜, 牽扯到滿多右手的問題. 但是滿確定那句 "表示拿弓的時候太用力"是不對的. 因為是在拉慢的下弓, 在中弓處開始抖動. 因為弓在那一點彈性最好, 一般來說是弓壓不對的關係. 最好去問老師怎麼做, 變數有點多.。


這裡是我和肉丸子判斷不同,我認為是用力拿弓與歪的運弓造成抖動,我覺得只要放鬆不去抓弓,就算弓歪掉也不會有抖動現象,先練習放鬆不會有抖動現象,再練習加上力氣也不會有抖動現象。我的原則是一定要先完全的放鬆,在來學習用力,用的力氣才會對。

教學法.

不過肉丸子覺得變數太多, 還是要請蔡小姐去請教她的老師來做判斷. 實際上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可以讓蔡小姐直接解決這個問題, 但是這有可能會掩蓋住其他的問題, 有害無益. 所以不提出來. 拉琴不是很單純的放鬆, 而是不需用力時要放鬆, 該用力時就要用力.


練跳弓(spiccato)可能是這裡面最糟的建議. 接受建議的是一位初學者. 對於一個握弓都還未完全穩定的人來說, 練習跳弓是滿可怕的一件事. 一不小心, 會練成整隻手臂抓著弓跳, 那就很糟糕了.


當 然不能讓學生整隻手臂抓著弓跳,比較慢的跳弓(Spiccato)可以去體會弓的彈性,要是抓緊的話弓就會跳不起來,在教的時候要強調讓弓自己跳起來,而 不是用手把它抓起來,並且利用比較靠近上弓的部分練習,可以避免整隻手臂抓的弓跳。所以我認為這是一種可以輔助手放鬆的練習法。


Spiccato 真的不適合放鬆手, 這個技術需要手能放鬆 (這是兩件不同的事). 基本上慢速的spiccato 需要手指手腕手臂的幫助, 當然也有弓的彈跳. 但基本上是需要穩定一點的右手. 快的話變成 sautille, 那技術性難度較高.

放 鬆手的方法很多, 有曼紐英式的做一些動作, 有葛拉米安式的特殊練習, 也有Dounis式的怪異的練習, 亞歷山大技巧式的身為心用的方式. 每個人都不一樣. 但是他們的選擇都有其邏輯性以及實用性可言. 為什麼要捨前人的智慧不用, 而使用一個風險性比較高的練習法?

關於是 不是要跟幾個老師, 是要看老師跟學生適不適合. 具肉丸子所知, Vadim Repin 就只有跟過一個老師. 就修正姿勢而言, 也是見仁見智. 肉丸子的第二個老師基本上只有出問題的時候, 才開始關心是不是姿勢的問題. 因為每個人的骨骼肌肉不同, 有時很單純的看起來不一樣並不是問題. 要找出問題所在必須要很清楚到底這個技術的原理是什麼, 所需要的動作是什麼, 而這一個人的身體需要做什麼才能做到這個技術. 有些問題可以看的出來, 但是要解決的可能不只那一個問題.

Mason 在烈火的部落格 po 的意見, 肉丸子很難知道到底這是入門法或是最後目的, 因為這都是後來才說的. 就已入門法則來說, 一味的堅持放鬆卻沒有顧慮到手的平衡, 以及一些有可能沒辦法讓手放鬆的理由, 是滿奇怪的.

就 打個比方, 拉琴大小聲的問題. 肉丸子就會要學生知道最主要的有弓速, 弓壓, 發音點, 以及弓毛的接觸面. 每一個理論都有一個示範, 而且讓學生自己去試試看, 因為記憶才會深刻. 再來是依照學生的程度, 給練習, 或不給練習. 比如說初學的學生想拉大聲第一件事就是增加弓壓, 到一個程度會有噪音. 讓他知道有哪些不同的方法, 讓他去試驗體會. 是不是立刻可以做到就要看問題出在哪裡. 但是至少學生已經知道最後的目標是什麼, 入門以及中間的過程, 也比較有檢驗的能力. 因為一個禮拜上一節課, 但是練琴練6天, 學生不知道要往哪裡走的話, 練琴到底要如何練習?

看錄影就可以給練習法, 除了一些看的到的, 基本上有點隔空抓藥的感覺. 烈火成員大都有老師, 每一個老師安排的進度不一樣, 而成人學琴時也會有不同的要求以及想要的進度. 在某種程度上給意見有時會造成一種阻力. 當給的意見是不完全甚至於是 (請恕肉丸子無理) 站不住腳的, 恐怕害處會大於益處.

當然, 若是Mason可以放他的示範錄影, 那就完全沒有問題了. 基本上就可以把動作分解, 也不會有沒說清楚的情形. 文字會有不請楚的地方, 錄影就很直接了.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