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 肉丸子覺得, 要大拇指完全不用力是不可能的. 因為小提琴的技術在於 balance, 手指從上面下來, 大拇指完全不用力的話會造成肩膀的負擔.
葛拉米安的做法是, 在第一到第三把位之間, 大拇指以及食指關節那一帶要碰到琴頸, 到高把位就可以到琴頸的下方. 因為需要兩個接觸點才能讓音準穩定.
另一派的說法是, 一開始大拇指就在琴頸的下方, 這樣手指以及手指關節才能與弦以及琴頸連成一條線. 這種手型對於換把比較簡單, 柔弦也容易, 因為空間較大.
第一種有三個比較麻煩的問題,
1. 很容易想要抓著琴不放
2. 一下子要換到高把比較困難
3. 低把位柔弦比較困難
第二種也有些問題
1. 大拇指/肩膀可能會過度用力
2. 低把位音準的穩定性
3. 有可能滑掉
實際上, 沒有哪一個特別的好. 兩個都有人用. 重點就像是握弓一樣, 只要穩定, 用足夠的力量就好了.
以下的練習可以試試看.
1. 在拉譜例時, 大拇指在琴頸上跟弦平行的方向來回摩擦. 一個音要來回幾次.

2. 4隻手指按弦時, 大拇指與琴的接觸點由旁邊轉到下面, 再來回不斷的練習.
3. 再練習換把的時候, 可以在換把的那一瞬間, 大拇指完全放開, 直到要換的把位為止.
重點是, 不管是放在哪裡, 都要找出適合自己的位置.
肉丸子沒有固定的位置. 喜歡拉快的時候用第一種, 慢一點有很多柔弦時是第二種, 要準備向上大換把用第二種, 高音向下換時就不一定, 一般是第一種 (很高突然換到第一或第二把時).
3 comments:
現在看到這篇,突然發現和我的狀況一樣!!(部落格應該要早點reopen啊~~)之前為了左手第四指的音準與僵硬的問題,由第四指來定整個左手的位置,不知不覺就偏向paganini hold,姆指朝琴頭,不過姆指和其它四指的距離拉遠,造成音準有問題(相對距離較遠),練了好一段時間卻成效有限,最近把姆指拉上來對準第一指,發現音準穩定很多,但換把有問題(姆指太用力),剛好就是照你說的方法(1)和方法(3)來試,到是我看不懂方法(2)的目的是什麼呢?
2的用意在於練習大拇指不要緊抓的琴不放
我看 Heifetz 的大拇指的地方也怪怪的,在 1~3 把位整個是琴頸卡在拇指和食指中間底部,感覺抓很緊... 然後高把位的時候拇指是放在提琴背板最上面那塊木頭...
Post a Comment